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
第一周 | 教材与参考文献 | 1.1教材与参考文献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 1.2 分析化学的定义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 1.3 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 1.4 分析化学的作用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 1.5 分析化学与农业生产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 1.6 分析化学与矿产资源勘查利用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 1.7 分析方法的分类和选择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 1.8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过程、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 1.9 分析化学的过程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分析化学过程、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 1.10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述 | 1.11 滴定分析法概述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述 | 1.12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述 | 1.13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述 | 1.14 滴定分析中的体积测量及玻璃器皿正确使用 |
第一周 | 第一章 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述 | 1.15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采集 | 2.1 固体试样采集和采样单元数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采集 | 2.2 液体试样的采集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采集 | 2.3 液体试样的保存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采集 | 2.4 气体试样、生物试样的采集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制备 | 2.5 固体试样的制备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制备 | 2.6 最低可靠质量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分解 | 2.7 试样分解的要求和常用方法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分解 | 2.8 试样的分解-溶解法 |
第二周 |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试样的分解 | 2.9 试样的分解-熔融法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与偏差 | 3.1 误差与数据处理概述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与偏差 | 3.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与偏差 | 3.3 分析化学中的偏差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与偏差 | 3.4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分类 | 3.5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分类 | 3.6 过失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分类 | 3.7 分析误差的小结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传递 | 3.8 误差的传递和类型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传递 | 3.9 系统误差的传递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传递 | 3.10 随机误差、极差的传递 |
第二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误差的传递 | 3.11 误差传递例题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3.12 有效数字及其修约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3.13 有效数字的修约和运算规则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3.14 有关误差和有效数字的例题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 | 3.15 总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 | 3.16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 | 3.17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 | 3.18 总体平均值的估算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 | 3.19 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t分布曲线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 | 3.20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可疑值取舍 | 3.21 显著性检验 - t 检验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可疑值取舍 | 3.22 显著性检验 - F 检验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可疑值取舍 | 3.23 可疑值的取舍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回归分析法、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3.24 回归分析法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回归分析法、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3.25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第三周 |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回归分析法、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3.26 第二章和第三章练习 |
第四周 |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概述、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4.1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概述 |
第四周 |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概述、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4.2 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四周 |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标准方法、标准物质 | 4.3 标准方法 |
第四周 |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标准方法、标准物质 | 4.4 标准物质 |
第四周 | 第四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标准方法、标准物质 | 4.5 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
第四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理论和酸碱平衡 | 5.1 酸碱的定义、活度和活度系数 |
第四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理论和酸碱平衡 | 5.2 酸碱质子理论与酸碱反应 |
第四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理论和酸碱平衡 | 5.3 酸碱平衡 |
第四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其它相关平衡、分布分数 | 5.4 物料平衡 |
第四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其它相关平衡、分布分数 | 5.5 电荷平衡 |
第四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其它相关平衡、分布分数 | 5.6 质子平衡 |
第四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其它相关平衡、分布分数 | 5.7 分布分数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强酸、一元弱酸、二元弱酸 | 5.8 强酸(强碱)和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pH的计算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强酸、一元弱酸、二元弱酸 | 5.9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pH的计算例题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强酸、一元弱酸、二元弱酸 | 5.10 二元弱酸(弱碱)溶液中pH的计算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混合溶液、两性物质 | 5.11 混合溶液中 pH 的计算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混合溶液、两性物质 | 5.12 溶液中 pH 的计算小结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溶液 pH 的计算:混合溶液、两性物质 | 5.13 两性物质溶液 pH 的计算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缓冲溶液 | 5.14 酸碱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缓冲溶液 | 5.15 酸碱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例题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缓冲溶液 | 5.16 缓冲容量 |
第五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缓冲溶液 | 5.17 标准 pH 缓冲溶液及选择缓冲溶液的原则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指示剂 | 5.18 酸碱指示剂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指示剂 | 5.19 混合指示剂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原理 | 5.20 酸碱滴定原理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原理 | 5.21 弱酸(碱)、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原理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原理 | 5.22 酸碱滴定原理小结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应用 | 5.23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应用 | 5.24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应用 | 5.25 习题 质子条件式、pH值计算、酸碱滴定终点误差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实验 | 5.26 实验1 酸碱滴定-盐酸溶液的标定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实验 | 5.27 实验2 酸碱滴定-混合碱的测定 |
第六周 | 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实验 | 5.28 实验3 酸碱滴定-乙酰水杨酸含量测定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物 | 6.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物 | 6.2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 | 6.3 络合剂的副反应系数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 | 6.4 金属离子和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 | 6.5 条件稳定常数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原理、指示剂、终点误差 | 6.6 络合滴定曲线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原理、指示剂、终点误差 | 6.7 金属离子指示剂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原理、指示剂、终点误差 | 6.8 金属离子指示剂和终点误差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原理、指示剂、终点误差 | 6.9 络合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原理、指示剂、终点误差 | 6.10 习题 络合滴定中允许最低 pH 值、终点误差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实验 | 6.11 实验1 络合滴定-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第七周 |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 络合滴定实验 | 6.12 实验2 络合滴定-天然水的硬度测定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电势 | 7.1 氧化还原平衡概述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电势 | 7.2 条件电势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电势 | 7.3 条件电势的计算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电势 | 7.4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电势 | 7.5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指示剂、预处理 | 7.6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指示剂、预处理 | 7.7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 7.8 高锰酸钾法的特点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 7.9 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 7.10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钙和二氧化锰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 7.11 高锰酸钾法测定有机化合物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 7.12 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CODMn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 7.13 重铬酸钾法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 7.14 碘量法的特点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 7.15 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碘单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 7.16 碘量法的应用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实验 | 7.17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实验 | 7.18 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堂练习 |
第八周 |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实验 | 7.19 实验1 氧化还原滴定-药片中维C的含量测定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沉淀滴定法概述 | 8.1 沉淀滴定法概述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沉淀滴定法概述 | 8.2 沉淀滴定曲线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沉淀滴定法概述 | 8.3 氯化银沉淀的表面吸附、银量法概述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 8.4 莫尔法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 8.5 佛尔哈德法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 8.6法扬司法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 8.7 沉淀滴定法课堂练习 |
第九周 |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 滴定分析小结 | 8.8 滴定分析小结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概述 | 9.1 重量分析法概述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概述 | 9.2 沉淀重量分析法的基本过程、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概述 | 9.3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溶解度、条件溶度积 | 9.4 溶解度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溶解度、条件溶度积 | 9.5 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溶解度、条件溶度积 | 9.6 溶解度和溶度积的关系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溶解度、条件溶度积 | 9.7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溶解度、条件溶度积 | 9.8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它因素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 9.9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过程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 9.10 相对过饱和度对晶核数目和聚集速度的影响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 9.11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表面吸附、混晶或固溶体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 9.12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吸留和包夹、后沉淀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 9.13 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法、有机沉淀剂 | 9.14 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无定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法、有机沉淀剂 | 9.15 均匀沉淀法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法、有机沉淀剂 | 9.16 有机沉淀剂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称量形式的获得、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 | 9.17 称量形式的获得 |
第十周 |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称量形式的获得、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 | 9.18 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及课堂练习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10.1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方法比较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10.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10.3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应用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光吸收基本定律、分光光度计 | 10.4 光吸收基本定律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光吸收基本定律、分光光度计 | 10.5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 | 10.6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标准曲线绘制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 | 10.7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测定波长选择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 | 10.8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误差控制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 10.9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 10.10 显色反应的条件选择 |
第十一周 |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 10.11 其他吸光光度法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概述 | 11.1 概述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概述 | 11.2 分离富集的定义及应用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概述 | 11.3 回收率的定义与计算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气态分离法、沉淀分离法 | 11.4 气态分离法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气态分离法、沉淀分离法 | 11.5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气态分离法、沉淀分离法 | 11.6 痕量组分的富集与共沉淀分离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萃取分离法 | 11.7 萃取分离基本原理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萃取分离法 | 11.8 一次萃取与多次萃取的萃取率比较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萃取分离法 | 11.9 重要的萃取体系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萃取分离法 | 11.10 萃取方式及萃取过程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萃取分离法 | 11.11 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 | 11.12 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类型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 | 11.13 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与离子交换操作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其它分离方法 | 11.14 色谱分离法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其它分离方法 | 11.15 电分离法 |
第十二周 | 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其它分离方法 | 11.16 气浮分离法 |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