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武汉大学

内容简介:
走进大学,就开始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人生起航的新跑道上,我们该如何应对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针对大学生入学后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展开,以问题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去观察、思考、选择。让我们的课程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开启智慧之门。
价格:
免费
课程介绍
0 绪论 0.1 绪论导学 1)绪论导学 佘双好(1)
0 绪论 0.2 大国强国“硬”支撑--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国强国“硬”支撑----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佘双好
0 绪论 0.3 为国家铸“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为国家铸“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佘双好
0 绪论 0.4 为社会安“心”--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为社会安“心”--------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佘双好
0 绪论 0.5 为个人树“德”--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为个人树“德”-------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佘双好
0 绪论 0.6 为青春增“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为青春增“彩”--------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1 第一章导学 1.1 第一章导学
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2 理想——人生的指路明灯 理想——人生的指路明灯
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3 信念——信仰的味道 信念——信仰的味道
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4 理想与现实——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理想与现实——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5 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6 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放飞青春梦想 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放飞青春梦想
2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2.1 第二章导学 2.1 导论
2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2.2 中国精神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 2.2 中国精神的历史传承与现实意义
2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2.3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2.3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2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2.4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2.4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2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2.5 做忠诚的爱国者 2.5 做忠诚的爱国者
2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2.6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6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1 第三章导学 3.1 导学
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2 人的本质是什么 3.2 人的本质是什么
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3 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3.3 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4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3.4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5 反对拜金主义 3.5 反对拜金主义
3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3.6 人生价值的内涵 3.6 人生价值的内涵
4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4.1 第四章导学 4.1导学
4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4.2 道德的力量 4.2道德的力量
4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4.3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4.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4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4.4 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4.4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4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4.5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4.5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4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4.6 如何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 4.6如何理解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
5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5.1 第五章导学 导学
5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5.2 虚拟与真实:大学生网络道德要求 虚拟与真实:大学生网络道德要求
5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5.3 业精于勤荒于嬉: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业精于勤荒于嬉: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5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5.4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大学生珍惜亲情,承担责任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大学生珍惜亲情,承担责任
5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5.5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大学生恋爱道德要求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大学生恋爱道德要求
5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 5.6 明礼修身、崇德向善:树立大学生的优秀形象 明礼修身、崇德向善:树立大学生的优秀形象
6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6.1 第六章导学 6.1
6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6.2 法律的词源和含义 6.2
6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6.3 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6.3
6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6.4 法律的历史类型和法系 6.4
6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6.5 法律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 6.5
6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6.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内容 6.6
7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7.1 第七章导学 第七章导学
7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7.2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7.2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7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7.3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 7.3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
7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7.4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7.4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7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7.5 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7.5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7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7.6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7.6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8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8.1 第八章导学 8.1第八章导学
8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8.2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8.2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8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8.3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8.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8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8.4 人权与法律的关系 8.4人权与法律的关系
8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8.5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8.5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8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8.6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8.6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课程参数
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课程咨询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