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 浙江大学

内容简介:
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如果您想了解新媒体的前世今生,想知道新媒体如何被我们的生活所塑造,又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欢迎您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探寻新媒体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同踏上新媒体的未来之路!
价格:
免费
课程介绍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1 什么是新媒体 1.1.1 新媒体的定义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1 什么是新媒体 1.1.2 新媒体的特征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1 什么是新媒体 1.1.3 新媒体的形式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1 什么是新媒体 1.1.4 新媒体的内容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2 新媒体的历史 1.2.1 前新媒体时代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2 新媒体的历史 1.2.2 计算机时代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2 新媒体的历史 1.2.3 Web 1.0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2 新媒体的历史 延伸视频: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谈下一代网络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2 新媒体的历史 1.2.4 Web 2.0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2 新媒体的历史 1.2.5 Web 3.0
第一周 新媒体导论 1.2 新媒体的历史 延伸视频:新媒体的未来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1 技术决定论 2.1.1 媒介偏向论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1 技术决定论 2.1.2 媒介即讯息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1 技术决定论 2.1.3 传播时代论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2 社会决定论 2.2.1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2 社会决定论 2.2.2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2 社会决定论 2.2.3 油门——刹车模式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2.3.1 互动演进模式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2.3.2 诞生期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2.3.3 成熟期
第二周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2.3.4 过时期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3.1.1 社会学习过程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3.1.2 社会榜样概念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3.1.3 自我效能理论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2 创新扩散论 3.2.1 技术创新的特性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2 创新扩散论 3.2.2 创新采纳的过程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2 创新扩散论 3.2.3 创新采纳的受众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3 技术接受论 3.3.1 理性行为理论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3 技术接受论 3.3.2 技术接受模型
第三周 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3 技术接受论 3.3.3 权衡需求理论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1 新媒体伦理 4.1.1 网民伦理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1 新媒体伦理 4.1.2 行业伦理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2 新媒体法制 4.2.1 知识产权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2 新媒体法制 4.2.2 网络色情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2 新媒体法制 4.2.3 个人隐私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3 其他控制手段 4.3.1 市场控制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3 其他控制手段 4.3.2 技术控制
第四周 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3 其他控制手段 4.3.3 NGO控制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5.1.1 网络历史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5.1.2 网络类型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5.1.3 社会特征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5.1.4.1 社会关系-开放性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5.1.4.2 社会关系-小世界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5.1.4.3 社会关系-无标度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5.1.4.4 社会关系-弱关系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2 阶层结构 5.2.1.1 阶层理论-马克思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2 阶层结构 5.2.1.2 阶层理论-韦伯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2 阶层结构 5.2.1.3 阶层理论-布尔迪厄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2 阶层结构 5.2.2 阶层变迁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2 阶层结构 5.2.3 阶层目标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2 阶层结构 5.2.4 阶层认同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2 阶层结构 5.2.5 新媒体与阶层认同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3 数字鸿沟 5.3.1.1 接入沟-概念层次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3 数字鸿沟 5.3.1.2 接入沟-国家层面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3 数字鸿沟 5.3.1.3 接入沟-个体层面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3 数字鸿沟 5.3.2.1. 使用沟-信息娱乐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3 数字鸿沟 5.3.2.2. 使用沟-多模态网络使用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3 数字鸿沟 5.3.3.1 知识沟-经典假设
第五周 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3 数字鸿沟 5.3.3.2 知识沟-新媒体与知识沟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1 网络赋权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2 社会运动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3 情感动因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4.1 动员机制-悲情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4.2 动员机制-戏谑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4.3 动员机制-道德震撼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5.1 微博参与-校车事件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5.2 微博参与-公共知识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5.3 微博参与-行为模式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1 网络参与 6.1.5.4 微博参与-研究结论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2 网络治理 6.2.1 网络治理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2 网络治理 6.2.2 信任机制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2 网络治理 6.2.3 协调机制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2 网络治理 6.2.4.1 英美实践-信息发布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2 网络治理 6.2.4.2 英美实践-服务传递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2 网络治理 6.2.4.3 英美实践-在线协商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1 电子政务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2 发展阶段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3 绩效评价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4.1 政务微博发展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4.2 政务微博误区-上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4.3 政务微博误区-下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5.1 政务微信发展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5.2 政务微信优势-信息发布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5.3 政务微信优势-公共服务
第六周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6.3 电子政务 6.3.5.4 政务微信优势-危机管理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1 信息经济的概念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2 信息经济的指标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3.1 信息经济的特征-上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3.2 信息经济的特征-下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4.1 信息经济的层次-知识阶层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4.2 信息经济的层次-知识经济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1 信息经济 7.1.4.3 信息经济的层次-智能经济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1 创意产业的概念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2 创意产业的特征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3.1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全球创意指数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3.2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英国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3.3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美国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4.1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发展水平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4.2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城市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4.3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园区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4.4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品牌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2 创意产业 7.2.4.5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问题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1.1 电子商务-上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1.2 电子商务-下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2.1 网络营销-概念特征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2.2 网络营销-病毒式营销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2.3 网络营销-搜索引擎营销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2.4 网络营销-电子邮件营销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2.5 网络营销-微博营销
第七周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7.3 电子商务 7.3.2.6 网络营销-微信营销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1 网络文化概念 8.1.1 网络文化界定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1 网络文化概念 8.1.2.1 网络文化特征-技术层面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1 网络文化概念 8.1.2.2 网络文化特征-精神层面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1 网络文化概念 8.1.2.3 网络文化特征-主体层面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1 网络文化概念 8.1.3 网络文化层面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1.1 网络语言-之一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1.2 网络语言-之二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1.3 网络语言-之三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1.4 网络语言-之四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2.1 网络作品-恶搞缘起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2.2 网络作品-文字恶搞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2.3 网络作品-视听恶搞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2.4 网络作品-抵抗颠覆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2 网络文化建构 8.2.2.5 网络作品-政经制约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3 网络文化影响 8.3.1.1 个体涵化-涵化概念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3 网络文化影响 8.3.1.2 个体涵化-主流共鸣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3 网络文化影响 8.3.1.3 个体涵化-新媒体涵化效应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3 网络文化影响 8.3.2.1 群体分化-亚文化概念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3 网络文化影响 8.3.2.2 群体分化-芝加哥和伯明翰学派
第八周 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8.3 网络文化影响 8.3.2.3 群体分化-亚文化转向
课程参数
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课程咨询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