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下) 华中农业大学

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农科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后续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以及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也是全国农科考研的重要参考课程。学好本课程,可以提高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价格:
免费
课程介绍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视频6.1 什么是酸碱质子理论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视频6.2 酸碱反应的实质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视频6.3共轭酸碱离解常数的关系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二节 酸碱平衡移动 视频6.4酸碱平衡的移动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二节 酸碱平衡移动 视频6.5质子等衡式的书写方法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二节 酸碱平衡移动 视频6.6 强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三节 弱酸(碱)溶液pH值计算 视频6.7一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三节 弱酸(碱)溶液pH值计算 视频6.8多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三节 弱酸(碱)溶液pH值计算 视频6.9两性物质溶液pH值的计算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三节 弱酸(碱)溶液pH值计算 视频6.10弱酸(弱碱)的分布曲线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四节 缓冲溶液 视频6.11什么是缓冲溶液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四节 缓冲溶液 视频6.12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四节 缓冲溶液 视频6.13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第六讲 酸碱平衡(上) 第四节 缓冲溶液 视频6.14缓冲溶液的配制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一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元酸碱的滴定 视频6.15酸碱指示剂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一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元酸碱的滴定 视频6.16强碱滴定强酸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一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元酸碱的滴定 视频6.17强碱滴定弱酸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一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元酸碱的滴定 视频6.18弱酸(弱碱)准确直接滴定的条件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二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多元酸碱的滴定 视频6.19多元酸的分步滴定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二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多元酸碱的滴定 视频6.20多元碱的分步滴定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三节 二氧化碳对滴定的影响及混合碱的滴定 视频6.21酸碱滴定中二氧化碳的影响
第六讲 酸碱滴定(下) 第三节 二氧化碳对滴定的影响及混合碱的滴定 视频6.22混合碱的滴定—双指示剂法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视频7.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视频7.2 溶度积规则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视频7.3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视频7.4 沉淀的生成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视频7.5 分步沉淀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二节 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视频7.6 沉淀的转化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三节 沉淀的溶解与沉淀滴定法 视频7.7 沉淀的溶解与酸碱平衡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三节 沉淀的溶解与沉淀滴定法 视频7.8 沉淀的溶解与配位平衡及氧化还原平衡
第七讲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第三节 沉淀的溶解与沉淀滴定法 视频7.9 沉淀滴定法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 视频8.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 视频8.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 视频8.3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 视频8.4 外轨型配合物和内轨型配合物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 视频8.5 螯合物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二节 配位平衡 视频8.6 配位平衡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二节 配位平衡 视频8.7 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
第八讲 配位平衡(上) 第二节 配位平衡 视频8.8 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一节 EDTA的稳定性 视频8.9 EDTA的结构和性质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一节 EDTA的稳定性 视频8.10 EDTA的酸效应系数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一节 EDTA的稳定性 视频8.11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系数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一节 EDTA的稳定性 视频8.12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二节 配位滴定的原理 视频8.13 配位滴定曲线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二节 配位滴定的原理 视频8.14 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二节 配位滴定的原理 视频8.15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二节 配位滴定的原理 视频8.16 金属指示剂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三节 配位滴定的应用 视频8.17 控制酸度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三节 配位滴定的应用 视频8.18 掩蔽法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
第八讲 配位滴定法(下) 第三节 配位滴定的应用 视频8.19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9.1 氧化数--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9.2 氧化还原半反应和电对--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三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1. 什么是原电池--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三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2. 如何书写原电池符号--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三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3.电极电势的产生--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三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4.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氢电极--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三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5.电池电动势与反应自由能变化的关系--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三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6.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视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一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9能斯特方程式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一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10能斯特方程式的应用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一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11 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一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12 溶液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一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13生成沉淀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一节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9.14生成配合物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二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9.16判断氧化还原能力的强弱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二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9.17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二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9.18如何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二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9.19测定溶度积常数、配合物稳定常数及溶液pH值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二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9.20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三节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9.21什么是元素电势图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三节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9.22判断歧化反应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三节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9.23怎样用电势图求标准电极电势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中) 第四节 条件电极电势 9.24条件电极电势
第九讲 氧化还原滴定法(下)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9.25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第九讲 氧化还原滴定法(下)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9.26氧化还原指示剂
第九讲 氧化还原滴定法(下) 第一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9.27减少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方法
第九讲 氧化还原滴定法(下) 第二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9.28 高锰酸钾法
第九讲 氧化还原滴定法(下) 第二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9.29 重铬酸钾法
第九讲 氧化还原滴定法(下) 第二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9.30 直接碘量法
第九讲 氧化还原滴定法(下) 第二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9.31 间接碘量法
第十讲 电势分析法 第一节 电势分析法概述 10.1什么是电势分析法-1
第十讲 电势分析法 第二节 电势分析法的应用 10.2四类电极简介-1
第十讲 电势分析法 第二节 电势分析法的应用 10.3pH玻璃电极及pH测定-1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一节 概述 11.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一节 概述 11.2光的吸收曲线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二节 光吸收定律 11.3朗伯—比尔定律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二节 光吸收定律 11.4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三节 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 11.5显色反应的选择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三节 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 11.6显色条件的选择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四节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11.7参比溶液的选择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四节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11.8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五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1.9吸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五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1.10吸光光度法在单组份测定中的应用
第十一讲 吸光光度法 第五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1.11差示分光光度法(示差法)
第九讲 氧化还原平衡(上) 第三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6.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视频
课程参数
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课程咨询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