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导读 山东大学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批评著作,《史通》对于唐代以前的史学沿革、史官建置、史书编纂等问题皆有深刻评论,被史家视为案头必备之书。本课程主要采取学术史梳理与注疏导读相结合的方式,专题讲述其著述旨趣和思想价值,使学生在体察中国早期史学源流、史学传统和史学方法的同时,提升自身学术素养。
价格:
免费
课程介绍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史学史研究的意义 史学史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史家的学术思维与话语体系 中国传统史家的学术思维与话语体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史料背后的思考 史料背后的思考
第一章 导论 第四节 史德与史学 史德与史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五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特色 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特色
第二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上) 第一节 唐代史学的特点(一) 唐代史学的特点(一)
第二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上) 第二节 唐代史学的特点(二) 唐代史学的特点(二)
第二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上) 第三节 唐代史学的特点(三) 唐代史学的特点(三)
第三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下) 第一节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的思想价值(一)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的思想价值(一)
第三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下) 第二节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的思想价值(二)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的思想价值(二)
第三章 《史通》成书的学术背景(下) 第三节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的思想价值(三)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的思想价值(三)
第四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上) 第一节 《史通·自叙》(一) 《史通·自叙》(一)
第四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上) 第二节 《史通·自叙》(二) 《史通·自叙》(二)
第四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上) 第三节 《史通·自叙》(三) 《史通·自叙》(三)
第四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上) 第四节 《史通·自叙》(四) 《史通·自叙》(四)
第五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中) 第一节 《史通·自叙》(五) 《史通·自叙》(五)
第五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中) 第二节 《史通·忤时》(一) 《史通·忤时》(一)
第五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中) 第三节 《史通·忤时》(二) 《史通·忤时》(二)
第五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中) 第四节 《史通·忤时》(三) 《史通·忤时》(三)
第六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下) 第一节 《史通·忤时》(四) 《史通·忤时》(四)
第六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下) 第二节 《史通·忤时》(五) 《史通·忤时》(五)
第六章 刘知幾的生平与志向(下) 第三节 《史通·忤时》(六) 《史通·忤时》(六)
第七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一) 第一节 《史通·六家》(一) 《史通·六家》(一)
第七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一) 第二节 《史通·六家》(二) 《史通·六家》(二)
第七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一) 第三节 《史通·六家》(三) 《史通·六家》(三)
第八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二) 第一节 《史通·六家》(四) 《史通·六家》(四)
第八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二) 第二节 《史通·六家》(五) 《史通·六家》(五)
第八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二) 第三节 《史通·六家》(六) 《史通·六家》(六)
第八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二) 第四节 《史通·六家》(七) 《史通·六家》(七)
第九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三) 第一节 《史通·六家》(八) 《史通·六家》(八)
第九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三) 第二节 《史通·六家》(九) 《史通·六家》(九)
第九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三) 第三节 《史通·六家》(十) 《史通·六家》(十)
第十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四) 第一节 《史通·六家》(十一) 《史通·六家》(十一)
第十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四) 第二节 《史通·六家》(十二) 《史通·六家》(十二)
第十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四) 第三节 《史通·六家》(十三) 《史通·六家》(十三)
第十章 从“书事记言”到“勒成删定”:中国早期史学源流(四) 第四节 《史通·六家》(十四) 《史通·六家》(十四)
第十一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上) 第一节 《史通·采撰》(一) 《史通·采撰》(一)
第十一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上) 第二节 《史通·采撰》(二) 《史通·采撰》(二)
第十一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上) 第三节 《史通·采撰》(三) 《史通·采撰》(三)
第十二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下) 第一节 《史通·采撰》(四) 《史通·采撰》(四)
第十二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下) 第二节 《史通·采撰》(五) 《史通·采撰》(五)
第十二章 删削去取之际:史料剪裁的得与失(下) 第三节 《史通·采撰》(六) 《史通·采撰》(六)
第十三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上) 第一节 《史通·直书》(一) 《史通·直书》(一)
第十三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上) 第二节 《史通·直书》(二) 《史通·直书》(二)
第十三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上) 第三节 《史通·曲笔》(一) 《史通·曲笔》(一)
第十四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下) 第一节 《史通·曲笔》(二) 《史通·曲笔》(二)
第十四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下) 第二节 《史通·曲笔》(三) 《史通·曲笔》(三)
第十四章 德行与职守:历史书法背后的思考(下) 第三节 《史通·曲笔》(四) 《史通·曲笔》(四)
第十五章 官修与私撰:史职形态的演变及得失 第一节 《史通·辨职》(一) 《史通·辨职》(一)
第十五章 官修与私撰:史职形态的演变及得失 第二节 《史通·辨职》(二) 《史通·辨职》(二)
第十六章 审美与致用:历史叙述背后的史家情怀 第一节 《史通·叙事》(一) 《史通·叙事》(一)
第十六章 审美与致用:历史叙述背后的史家情怀 第二节 《史通·叙事》(二) 《史通·叙事》(二)
第十六章 审美与致用:历史叙述背后的史家情怀 第三节 《史通·叙事》(三) 《史通·叙事》(三)
第十六章 审美与致用:历史叙述背后的史家情怀 第四节 《史通·叙事》(四) 《史通·叙事》(四)
第十七章 《史通》杂议(上) 第一节 课堂讨论(一) 课堂讨论(一)
第十七章 《史通》杂议(上) 第二节 课堂讨论(二) 课堂讨论(二)
第十七章 《史通》杂议(上) 第三节 课堂讨论(三) 课堂讨论(三)
第十八章 《史通》杂议(下) 第一节 课堂讨论(四) 课堂讨论(四)
第十八章 《史通》杂议(下) 第二节 课堂讨论(五) 课堂讨论(五)
第十八章 《史通》杂议(下) 第三节 课堂讨论(六) 课堂讨论(六)
课程参数
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课程咨询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