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 东北大学

内容简介: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交叉性应用学科,是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会议室、办公室的设计。通过该课程的理路学习以及实践环节,大家就能从微气候、照明、噪声、空气环境、作业空间等方面入手,设计出舒适、宜人、高效的办公环境。
价格:
免费
课程介绍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1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 1.1.1 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1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 1.1.2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 人因工程学的萌芽与兴起时期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2 人因工程学的成长与发展时期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2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1.2.3 我国人因工程学的发展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1.3.1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1.3.2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2)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 1.3.3 人因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4 研究方法和步骤 1.4.1 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
第1章 人因工程学概述 1.4 研究方法和步骤 1.4.2 人因工程学研究步骤
第3章 微气候环境 3.1 微气候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3.1 微气候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3章 微气候环境 3.2 微气候环境评价 3.2.1 微气候环境评价(1)
第3章 微气候环境 3.2 微气候环境评价 3.2.2 微气候环境评价(2)
第3章 微气候环境 3.3 微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 3.3.1 微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1)
第3章 微气候环境 3.3 微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 3.3.2 微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2)
第3章 微气候环境 3.4 改善微气候环境的措施 3.4 改善微气候环境的措施
第5章 色彩环境 5.1 色彩构成及表示方法 5.1.1 色彩环境
第5章 色彩环境 5.1 色彩构成及表示方法 5.1.2 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混合规律
第5章 色彩环境 5.1 色彩构成及表示方法 5.1.3 色彩的混合规律+表示方式
第5章 色彩环境 5.2 色彩对人的影响 5.2.1 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
第5章 色彩环境 5.2 色彩对人的影响 5.2.2 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生理影响
第5章 色彩环境 5.3 色彩调节与应用 5.3.1 色彩调节与应用(1)
第5章 色彩环境 5.3 色彩调节与应用 5.3.2 色彩调节的应用(2)
第4章 照明环境 4.1 光的度量与视觉特性 4.1 光的度量和视觉特性
第4章 照明环境 4.2 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4.2 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第4章 照明环境 4.3 工作场所照明 4.3.1 工作场所照明(1)
第4章 照明环境 4.3 工作场所照明 4.3.2 工作场所照明(2)
第4章 照明环境 4.4 照明标准 4.4 照明标准
第4章 照明环境 4.5 照明环境的设计与评价 4.5 照明环境的设计与评价
第6章 噪声环境 6.1 声音的度量 6.1.1 噪声环境
第6章 噪声环境 6.1 声音的度量 6.1.2 频谱分析+响度级+响度
第6章 噪声环境 6.1 声音的度量 6.1.3 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
第6章 噪声环境 6.2 噪声对人的影响 6.2 噪声及其对人的影响
第6章 噪声环境 6.3 噪声测量与评价标准 6.3 噪声测量和评价标准
第6章 噪声环境 6.4 噪声控制 6.4 噪声控制
第7章 空气环境 7.1 空气中污染物种类、来源及危害 7.1.1 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第7章 空气环境 7.1 空气中污染物种类、来源及危害 7.1.2 几种现代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
第7章 空气环境 7.2 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 7.2.1 空气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工作场所浓度标准
第7章 空气环境 7.2 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 7.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第7章 空气环境 7.2 空气污染物浓度及相关标准 7.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空气污染物防治
第7章 空气环境 7.3 粉尘及二氧化碳 7.3.1 粉尘
第7章 空气环境 7.3 粉尘及二氧化碳 7.3.2 二氧化碳
第7章 空气环境 7.4 工作场所通风及空气调节 7.4 工作场所通风方法+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1 人体活动力量与耐力 8.1 人体活动力量与耐力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2 体力工作负荷及其测定 8.2 体力工作负荷及其测定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3 体力工作时的能量消耗 8.3.1 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3 体力工作时的能量消耗 8.3.2 能量代谢+相对代谢率及其资料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4 作业时氧耗动态 8.4 作业时的氧耗动态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5 劳动强度分级 8.5.1 劳动强度分级(1)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5 劳动强度分级 8.5.2 劳动强度分级(2)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6 体力疲劳及消除 8.6.1 体力疲劳及其产生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6 体力疲劳及消除 8.6.2 疲劳测定方法(1)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6 体力疲劳及消除 8.6.3 疲劳的测定方法(2)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6 体力疲劳及消除 8.6.4 疲劳的测定方法(3)
第8章 体力工作负荷 8.6 体力疲劳及消除 8.6.5 降低疲劳的途径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1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 9.1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2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9.2.1 感觉与知觉系统、感知过程的信息储存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2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9.2.2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2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9.2.3 人的信息传递能力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2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9.2.4 注意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3 中枢(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9.3.1 中枢(认知)系统的信息存储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3 中枢(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9.3.2 思维与推理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3 中枢(认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9.3.3 影响信息处理的因素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4 人的信息输出 9.4.1 人的信息输出形式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4 人的信息输出 9.4.2 反应时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9.4 人的信息输出 9.4.3运动时间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1 脑力负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0.1.1 脑力工作负荷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1 脑力负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0.1.2 脑力负荷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2 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 10.2.1 脑力负荷的测量(评价)方法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2 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 10.2.3 NASA量表+主任务测量法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2 脑力负荷的测量方法 10.2.4 辅助任务测量法+生理测量法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3 脑力负荷的预测方法 10.3.1 时间压力模型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3 脑力负荷的预测方法 10.3.2 波音公司的方法+Aldrich的方法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4 应激 10.4 应激
第10章 脑力工作负荷 10.5 脑力疲劳及消除 10.5 脑力疲劳及消除
第11 章 人体测量 11.1 人体测量概述 11.1.1 人体测量及其基本术语
第11 章 人体测量 11.1 人体测量概述 11.1.2 人体尺寸测量分类+测量方法
第11 章 人体测量 11.2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11.2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第11 章 人体测量 11.3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11.3.1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指标
第11 章 人体测量 11.3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11.3.2 人体尺寸数据应用的主要原则
第11 章 人体测量 11.3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11.3.3 人体尺寸数据的案例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1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12.1.1 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1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12.1.2 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2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12.2.1 视野+主要视力范围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2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12.2.2 眼高+视觉运动规律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2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12.2.3 工作体位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2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12.2.4 人的行为特征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3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12.3.1 坐姿作业空间设计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3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12.3.2 立姿作业空间设计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4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 12.4.1 主要工作岗位的空间尺寸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4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 12.4.2 出路口+梯子+斜坡道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4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 12.4.3 平台和护栏
第12章 作业空间设计 12.4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 12.4.4 工位器具的设计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1 人机系统概述 13.1.1 人机系统含义+基本模式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1 人机系统概述 13.1.2 人机系统的类型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2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 13.2.1 人机系统设计概述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2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 13.2.2 人与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2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 13.2.3 人机功能分配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2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 13.2.4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2 人机系统设计思想与程序 13.2.5 人机系统设计程序实例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3 人机系统评价方法 13.3.1 连接分析法(1)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3 人机系统评价方法 13.3.2 连接分析法(2)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3 人机系统评价方法 13.3.3 操作顺序图法+校核表法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3 人机系统评价方法 13.3.4 工作环境指数评价法
第13章 人机系统 13.3 人机系统评价方法 13.3.5 海洛德分析评价法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1 人机界面概述 14.1 人机界面概述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2 显示器设计 14.2 显示器设计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3 控制器设计 14.3.1 控制器设计概述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3 控制器设计 14.3.2 控制器的外形结构+控制器的阻力和偶发启动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3 控制器设计 14.3.3 主要控制器的设计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4 控制显示组合设计 14.4 控制显示组合设计
第14章 人机界面设计 14.5 累计损伤与手动工具设计 14.5 累计损伤与手动工具设计
第15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5.1 事故及其危害 15.1事故及其危害
第15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5.2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15.2.1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第15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5.2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15.2.2 安全评价
第15章 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5.3 事故产生的原因 15.3 事故产生的原因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1 感性工学 16.1.1 感性工学的目标、背景及研究内容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1 感性工学 16.1.2 感性工学研究的发展过程、方法基础及研究步骤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1 感性工学 16.1.3 感性工学应用实例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2 可用性 16.2.1可用性的含义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2 可用性 16.2.2可用性的特点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2 可用性 16.2.3可用性测试和评估的指标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2 可用性 16.2.4可用性测试和评估方法
第16章 感性工学 16.2 可用性 16.2.5可用性测试和评估案例
实验 Fab 动作捕捉系统实验 Fab 动作捕捉系统实验
实验 反应时测定实验 反应时测定实验
实验 劳动强度测定与评价实验 劳动强度测定与评价实验
实验 坐姿压力测试实验 坐姿压力测试实验
实验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
实验 眼动实验 眼动实验
实验 照明环境测定与分析实验 照明环境测定与分析实验
实验 注意力测试实验 注意力测试实验
课程参数
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课程咨询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