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
引言 | 为什么要学习政治伦理学 | 为什么要学习政治伦理学 |
第一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上) | 1.1 政治本身是人类向善的需求 | 政治本身是人类向善的需求 |
第一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上) | 1.2 政治需要道德的补偿 | 政治需要道德的补偿 |
第一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上) | 1.3 何谓政治伦理学 | 何谓政治伦理学 |
第二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下) | 2.1 政治道德及政治道德现象 | 政治道德及政治道德现象 |
第二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下) | 2.2 政治道德的特殊性及其功能 | 政治道德的特殊性及其功能 |
第二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下) | 2.3 建立科学的政治伦理学体系 | 建立科学的政治伦理学体系 |
第二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下) | 2.4 创建良好的政治文明秩序 | 创建良好的政治文明秩序 |
第二周 政治的伦理性追问——政治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下) | 2.5 培育健康的政治道德风尚 | 培育健康的政治道德风尚 |
第三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 3.1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以人性假说为基础的德政、德治思想 | 以人性假说为基础的德政、德治思想 |
第三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 3.2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以“礼”为规范秩序的政治伦理观 | 以“礼”为规范秩序的政治伦理观 |
第三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 3.3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原则 | 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原则 |
第三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 3.4 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保民而王”、“ 宽猛相济” | “保民而王”、“ 宽猛相济” |
第三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 3.5 先秦墨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坚持“兼相爱”,建利民之政 | 坚持“兼相爱”,建利民之政 |
第三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 3.6 先秦墨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主张“非攻”、“尚同”、“尚贤” | 主张“非攻”、“尚同”、“尚贤” |
第三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上) | 3.7 先秦墨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倡导“强以尽利,以力俭为” | 倡导“强以尽利,以力俭为”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1 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观 | “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观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2 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与民休息”的政治伦理方略 | “与民休息”的政治伦理方略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3 先秦道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众皆平等”与“治民三基德” | “众皆平等”与“治民三基德”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4 先秦法家的政治伦理思想——“趋利避害”,“富民求利” | “趋利避害”,“富民求利”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5 先秦法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守法即德”,“以刑去刑”,“以法为教” | “守法即德”,“以刑去刑”,“以法为教”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6 先秦法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尚法不尚贤”,“以法治国”,“霸道一统” | ——“尚法不尚贤”,“以法治国”,“霸道一统”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7 秦以后政治伦理思想概略——在政治指导思想上,重新确立德治、德教理念,独树儒家伦理价值观 | 在政治指导思想上,重新确立德治、德教理念,独树儒家伦理价值观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8 秦以后政治伦理思想概略—— 完善大一统思想体系与政治体制,建立政治伦理纲常与秩序 | 完善大一统思想体系与政治体制,建立政治伦理纲常与秩序 |
第四周 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探索——中国先贤们的政治伦理性思考(下) | 4.9 秦以后政治伦理思想概略——倡导修身进德,德行与利禄之途致合的政治实践理念 | 倡导修身进德,德行与利禄之途致合的政治实践理念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1 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城邦是一种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的道德共同体 | 城邦是一种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的道德共同体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2 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坚持个人与城邦利益的一致,强化个人的社会政治性 | 坚持个人与城邦利益的一致,强化个人的社会政治性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3 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突出个人对城邦的忠诚,强调作为城邦公民的政治道德意义 | 突出个人对城邦的忠诚,强调作为城邦公民的政治道德意义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4 城邦政治体制构建中的伦理性——建立城邦政体的目的在照顾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 建立城邦政体的目的在照顾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5 城邦政治体制构建中的伦理性——城邦政治体制的性质受公民道德习惯,尤其是统治者品质的影响 | 城邦政治体制的性质受公民道德习惯,尤其是统治者品质的影响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6 城邦政治体制构建中的伦理性——城邦政体稳定与发展的伦理原则 | 城邦政体稳定与发展的伦理原则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7 正义论与混合政体——柏拉图的正义论 | 柏拉图的正义论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8 正义论与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 |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 |
第五周 古希腊文明时期政治伦理思想概述——早期城邦政治的伦理意义 | 5.9 正义论与混合政体——混合政体的政治伦理意蕴 | 混合政体的政治伦理意蕴 |
第六周 近现代西方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社会契约与有限政府的伦理价值 | 6.1 君主论与道德虚无主义 | 君主论与道德虚无主义 |
第六周 近现代西方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社会契约与有限政府的伦理价值 | 6.2 社会契约与国家善论 | 社会契约与国家善论 |
第六周 近现代西方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社会契约与有限政府的伦理价值 | 6.3 有限政府与分权学说 | 有限政府与分权学说 |
第六周 近现代西方的政治伦理思想探微——社会契约与有限政府的伦理价值 | 6.4 罗尔斯的正义论 | 罗尔斯的正义论 |
第七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上) | 7.1 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政治道德原则的价值基础 | 政治道德原则的价值基础 |
第七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上) | 7.2 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政治道德原的实践功能 | 政治道德原则的实践功能 |
第七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上) | 7.3 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政治道德原则的特殊性 | 政治道德原则的特殊性 |
第七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上) | 7.4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含义 |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的基本含义 |
第七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上) | 7.5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的伦理实质 |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的伦理实质 |
第七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上) | 7.6 坚持 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 | 坚持以人为本政治道德原则 |
第八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下) | 8.1 正义原则——正义的理性探源 | 正义原则——正义的理性探源 |
第八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下) | 8.2 正义原则——正义的理性实质 | 正义原则——正义的理性实质 |
第八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下) | 8.3 正义原则——坚持正义原则 | 正义原则——坚持正义原则 |
第八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下) | 8.4 诚信原则——诚信的基本涵义 | 诚信的基本涵义 |
第八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下) | 8.5 诚信原则——诚信的政治道德实践意义 | 诚信的政治道德实践意义 |
第八周 政治道德原则——以人为本、正义与诚信(下) | 8.6 诚信原则——政治诚信建设的基本途径 | 政治诚信建设的基本途径 |
第九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上) | 9.1 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性质——何谓政治道德规范 | 何谓政治道德规范 |
第九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上) | 9.2 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性质——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 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
第九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上) | 9.3 政治道德规范的基本性质——政治道德规范的主要功能 | 政治道德规范的主要功能 |
第九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上) | 9. 4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民利的内涵 |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民利的内涵 |
第九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上) | 9.5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民利思想的渊源 |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民利思想的渊源 |
第九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上) | 9.6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坚持民利 | 政治道德的民利规范——坚持民利 |
第十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下) | 10.1 政治道德的博爱规范——博爱的基本含义及其思想源起 | 博爱的基本含义及其思想源起 |
第十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下) | 10.2 政治道德的博爱规范——博爱的一般道德内涵 | 博爱的一般道德内涵 |
第十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下) | 10.3 政治道德的博爱规范——坚持博爱 | 坚持博爱 |
第十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下) | 10.4 政治道德的和平规范——和平与战争 | 和平与战争 |
第十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下) | 10.5 政治道德的和平规范——和平的伦理内涵及其原则 | 和平的伦理内涵及其原则 |
第十周 政治道德规范——民利、博爱、和平(下) | 10.6 政治道德的和平规范——维护和平 | 维护和平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1 政治道德范畴的一般性问题——基本涵义 | 政治道德范畴的基本涵义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2 政治道德范畴的一般性问题——历史考察 | 政治道德范畴的历史考察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3 政治道德范畴的一般性问题——实践意义 | 政治道德范畴的实践意义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4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生命的本能 |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生命的本能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5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何谓自由 |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何谓自由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6 政治道德自由范畴——自由的政治道德意义 | 自由的政治道德意义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7 政治道德平等范畴——平等概念的理性认识 | 平等概念的理性认识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8 政治道德平等范畴——平等的政治道德意义 | 平等的政治道德意义 |
第十一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上) | 11.9 政治道德平等范畴——坚持平等 | 坚持平等 |
第十二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下) | 12.1 政治道德民主范畴——民主的一般理论规定 | 民主的一般理论规定 |
第十二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下) | 12.2 政治道德民主范畴——民主的政治伦理意义 | 民主的政治伦理意义 |
第十二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下) | 12.3 政治道德民主范畴——践行民主 | 践行民主 |
第十二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下) | 12.4 政治道德和谐范畴——和谐与和谐社会的一般含义 | 和谐与和谐社会的一般含义 |
第十二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下) | 12.5 政治道德和谐范畴——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实践内容 |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实践内容 |
第十二周 政治道德范畴——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下) | 12.6 政治道德和谐范畴——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保障 |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保障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1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政体分类标准中的伦理性 | 政体分类标准中的伦理性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2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国家政体评价的善恶论 | 国家政体评价的善恶论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3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伦理学说 |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伦理学说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4 国家政体的伦理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伦理特征 |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伦理特征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5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理想国 | 理想国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6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乌托邦 | 乌托邦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7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太阳城 | 太阳城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8 伦理化理想国家的历史探寻——实业制度 | 实业制度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9 国家政体及其形态的伦理追问——政体及其形态 | 政体及其形态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10 国家政体及其形态的伦理追问——专制主义的伦理残缺 | 专制主义的伦理残缺 |
第十三周 国家政体的伦理性思考——当代伦理化国家的建构 | 13.11 国家政体及其形态的伦理追问——法西斯主义的道德反动 | 法西斯主义的道德反动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1 国家管理的伦理性概述——国家管理的一般伦理意义 | 国家管理的一般伦理意义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2 国家管理的伦理性概述——国家管理的伦理依据 | 国家管理的伦理依据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3 国家管理的伦理性概述——国家管理的几种伦理模式 | 国家管理的几种伦理模式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4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基础——国家管理的基本权力来源 | 国家管理的基本权力来源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5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基础——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原则 |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原则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6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基础——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意义 |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意义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7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尊重人权,爱民护民 | 尊重人权,爱民护民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8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藏富于民,富民强国 | 藏富于民,富民强国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9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民族团结,国家一统 | 民族团结,国家一统 |
第十四周 国家管理的伦理审视——现代化国家管理的伦理模式 | 14.10 国家管理的道德实践内容——维护主权,和平发展 | 维护主权,和平发展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1 领袖的政治地位及其伦理意义——领袖的性质和作用 | 领袖的性质和作用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2 领袖的政治地位及其伦理意义——领袖与政治权力 | 领袖与政治权力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3 领袖的政治地位及其伦理意义——领袖的伦理意义 | 领袖的伦理意义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4 领袖的人格类型及其基本道德素质——领袖的个性差异 | 领袖的个性差异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5 领袖的人格类型及其基本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 | 领袖的人格类型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6 领袖的人格类型及其基本道德素质——国家领袖的基本道德素质 | 国家领袖的基本道德素质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7 领袖道德素质良性生长的伦理障碍——道德虚无主义 | 道德虚无主义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8 领袖道德素质良性生长的伦理障碍——“强力意志”与“超人”伦理观 | “强力意志”与“超人”伦理观 |
第十五周 领袖的伦理意义及其道德素质——领袖的人格类型及伦理障碍 | 15.9 领袖道德素质良性生长的伦理障碍——集权与家长作风 | 集权与家长作风 |
第十六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上) | 16.1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理论——官僚与公务员 | 官僚与公务员 |
第十六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上) | 16.2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理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伦理意义 |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伦理意义 |
第十六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上) | 16.3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基本理论——公务员道德的基本特征 | 公务员道德的基本特征 |
第十六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上) | 16.4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实践依据——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历史传承 |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历史传承 |
第十六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上) | 16.5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实践依据——公务员的本质异化及双重人格 | 公务员的本质异化及双重人格 |
第十六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上) | 16.6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的实践依据——公务员道德人格的理想追求 | 公务员道德人格的理想追求 |
第十七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下) | 17.1 加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廉洁行政,正身养性 | 廉洁行政,正身养性 |
第十七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下) | 17.2 加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勤奋执政,行政为民 | 勤奋执政,行政为民 |
第十七周 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公务员的双重人格及公共德性培育(下) | 17.3 加强公务员道德品质修养——坚持真理,反对官僚主义 | 坚持真理,反对官僚主义 |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