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1.1.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上)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1.1.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下)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1.1.3 第一节小结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2 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 | 1.2.1 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 (上)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2 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 | 1.2.2 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 (下)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3 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 1.3 当代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4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1.4.1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4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1.4.2 小结:如何开始一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5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 1.5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社会学? | 1.6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 1.6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1 什么是社会化 | 2.1.1 社会化素描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1 什么是社会化 | 2.1.2 为什么我们彼此相像却又如此不同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1 什么是社会化 | 2.1.3 我们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改造吗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1 什么是社会化 | 2.1.4 如果没有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2 社会化的内容(上) | 2.2.1 人的发展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2 社会化的内容(上) | 2.2.2 自我与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2 社会化的内容(上) | 2.2.3 自尊、同一性与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3 社会化的内容(下) | 2.3.1 情绪的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3 社会化的内容(下) | 2.3.2 成就与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3 社会化的内容(下) | 2.3.3 道德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3 社会化的内容(下) | 2.3.4 性别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4 社会化的主体 | 2.4.1 社会化的主体 家庭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4 社会化的主体 | 2.4.2 社会化的主体 同伴群体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4 社会化的主体 | 2.4.3 社会化的主体 学校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4 社会化的主体 | 2.4.4 社会化的主体 大众传媒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5 一生的社会化 | 2.5.1 社会化何时结束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5 一生的社会化 | 2.5.2 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 2.5 一生的社会化 | 2.5.3 成年期的社会化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1 社会角色 | 3.1.1 社会角色的概念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1 社会角色 | 3.1.2 社会角色的类型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1 社会角色 | 3.1.3 社会角色的扮演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1 社会角色 | 3.1.4 社会角色的失调01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1 社会角色 | 3.1.5 社会角色的失调02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2 社会互动 | 3.2.1 社会互动的含义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2 社会互动 | 3.2.2 符号活动理论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2 社会互动 | 3.2.3 戏剧论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2 社会互动 | 3.2.4 本土方法论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2 社会互动 | 3.2.5 对称性社会互动 |
第三讲 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 | 3.2 社会互动 | 3.2.6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1 性别的社会构建 | 4.1.1 性与性别的涵义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1 性别的社会构建 | 4.1.2 性别角色社会化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1 性别的社会构建 | 4.1.3 性别不平等的涵义及表现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1 性别的社会构建 | 4.1.4 性别不平等的原因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2 婚姻 | 4.2.1 婚姻的意义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2 婚姻 | 4.2.2 择偶标准与模式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2 婚姻 | 4.2.3 当代中国人的择偶状况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3 家庭 | 4.3.1 家庭的内涵及结构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3 家庭 | 4.3.2 家庭功能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4 中国社会的婚姻与家庭 | 4.4.1 当代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变迁 |
第四讲 性别、婚姻与家庭 | 4.4 中国社会的婚姻与家庭 | 4.4.2 当代中国社会的婚姻家庭问题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1 社会群体 | 5.1.1 什么是社会群体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1 社会群体 | 5.1.2 初级群体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1 社会群体 | 5.1.3 群体的结构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1 社会群体 | 5.1.4 群体中的个体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2 社会组织 | 5.2.1 什么是组织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2 社会组织 | 5.2.2 组织的结构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2 社会组织 | 5.2.3 组织的类型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2 社会组织 | 5.2.4 组织的运行 |
第五讲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 5.2 社会组织 | 5.2.5 组织的变迁与发展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1 社会网络概述 | 6.1.1 什么是社会网络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1 社会网络概述 | 6.1.2 社会网络的分类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1 社会网络概述 | 6.1.3 社会网络与社会学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2 社会网络与青少年成长 | 6.2.1 社会网络与青少年成长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3 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 | 6.3.1 相关概念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3 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 | 6.3.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3 社会网络与地位获得 | 6.3.3 社会资本的测量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4 华人“关系”网 | 6.4.1 华人“关系”网的特点与理论模型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4 华人“关系”网 | 6.4.2 华人“关系”网的测量 |
第六讲 社会网络 | 6.4 华人“关系”网 | 6.4.3 社会转型与华人“关系”网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1 社会分层概述 | 7.1.1 社会分层概述01(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1 社会分层概述 | 7.1.2 社会分层概述02(社会分层的标准)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2 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 | 7.2.1 社会分层的理论01(功能主义和冲突主义的分层理论)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2 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 | 7.2.2 社会分层的理论02(社会分层理论的比较与综合)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3 社会流动 | 7.3.1 社会流动01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3 社会流动 | 7.3.2 社会流动02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4 中国社会的分层与流动 | 7.4.1 中国社会的分层与流动01 |
第七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7.4 中国社会的分层与流动 | 7.4.2 中国社会的分层与流动02 |
第八讲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8.1 社会变迁概述 | 8.1.1 社会变迁概述01(社会变迁的内涵、类型与影响因素) |
第八讲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8.1 社会变迁概述 | 8.1.2 社会变迁概述02(社会变迁的理论视角) |
第八讲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8.2 社会现代化 | 8.2.1 社会现代化 |
第八讲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8.3 城市化与全球化 | 8.3.1 城市化与全球化01(城市化的涵义、发展条件与动力机制) |
第八讲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8.3 城市化与全球化 | 8.3.2 城市化与全球化02(全球化的涵义、视角与特征) |
第八讲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 8.4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 8.4.1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1 人口过程与人口结构 | 9.1.1 生育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1 人口过程与人口结构 | 9.1.2 死亡与迁移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1 人口过程与人口结构 | 9.1.3 人口结构: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2 人口增长 | 9.2.1 人口增长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3 老龄化 | 9.3.1 老龄化的多重含义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3 老龄化 | 9.3.2 角色脱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3 老龄化 | 9.3.3 社会建构理论、现代化理论与年龄分层理论 |
第九讲 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 9.4 老龄化社会:养老与社会支持 | 9.4.1 老龄化社会:养老与社会支持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1 越轨与社会控制机制 | 10.1.1 越轨的界定与社会规范的变迁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1 越轨与社会控制机制 | 10.1.2 越轨行为的生物基础和心理学解释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1 越轨与社会控制机制 | 10.1.3 越轨行为的社会基础与社会控制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2 越轨理论 | 10.2.1 一般性紧张理论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2 越轨理论 | 10.2.2 越轨文化理论、标签理论与差异交往理论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2 越轨理论 | 10.2.3 控制理论与社会解组理论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2 越轨理论 | 10.2.4 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3 犯罪与司法制度 | 10.3.1 犯罪与司法机构 |
第十讲 越轨与社会控制 | 10.3 犯罪与司法制度 | 10.3.2 法律与社会:司法制度的演化 |
暂无课程评论信息 [发表课程评论]
暂无课程咨询信息 [发表课程咨询]